閱讀從哪裡開始

閱讀不就是看書,不是從看一本書開始的嗎?

明華 陳

這問題有點無厘頭,閱讀不就是看書,不是從看一本書開始的嗎?但閱讀真的就只是看書嗎?或是用眼睛看嗎?這是我的疑惑?問問自己,最近有閱讀嗎?看什麼書?為什麼要閱讀?閱讀帶給我什麼?如此探索下去,似乎像個無底洞,還是回到基本的問題,什麼是閱讀? 

維基百科定義的閱讀如下 :

閱讀(英語:Reading)是一個人依靠腦中的原有知識,主動獲取資訊,從文章中建構意義的過程。中國大陸學術界的定義:「閱讀」是指大腦接受外界,包括文字、圖表、公式等各種信息,並通過大腦進行吸收、加工以理解符號所代表的意思的過程。 

簡單地說,閱讀是指大腦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,通過大腦進行吸收、理解、分類、儲藏、記憶的一個過程﹔也就是大腦吸收訊息後的一種思考、轉化的精鍊,因此閱讀並不是一定要用看的、也可以透過聽的、觸摸或者內心的感受等不同的方式,也不一定要透過一本書、一段文字,文字只是其中的一種表達符號。

閱讀是讀書人、愛書人的專屬?是某些人的喜好、興趣、習慣?小孩子懂得閱讀嗎?一個文盲懂得閱讀嗎?我的答案是肯定的,每個人都在閱讀,在生活中閱讀、在周遭的環境中閱讀,閱讀空氣、閱讀表情…。 

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斷地刺激,你要做出回應、應對,如何做出回應,就看你對刺激的詮釋、演繹的思考,進而產生不同的行動。同樣面對一個情境,各人的認知不同,因而生出喜、怒、哀、樂、愛、惡、欲各種不同的情緒表現。適當、圓融的應對,我們會說成熟。如何增進詮釋的能力、多面向的思維,這就需要累積、沈澱外界吸收的資訊,而閱讀是擷取各種豐富、養分資源的有效方式。大腦吸收、累積外界的材料,經過萃取、思辨,沉澱結晶出屬於自己的智慧,否則只是一些知識,有用的知識是要能活化應用的。

各種信息的刺激是輸入,經過轉化、內化後,會形成信念,成為實際的行動,展現在日常生活中,這是輸出。面對繽紛繁華,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,很容易形成一種資訊的焦慮、迷惘,一些人往往迷失於五花八門的網路世界中。輸入自然要經過篩選,就從你有興趣的、感到好奇的、想知道答案的面向開始吧。找一本書、查查網路、請教別人,都可以。

我個人較偏好實體書的閱讀,當然網路的電子書也可以,畢竟這是最方便的工具﹔但網路世界最大的問題,就是假訊息太多。實體書讓我有厚實、溫蘊的感受,除了文本傳達的優美文字、寫作技巧、情節的鋪陳外,還可以和作者交朋友、了解他的想法,解答自己的疑惑,甚至療癒自己。

有一天看到一隻蝴蝶在花叢中飛舞,你會想到莊周夢蝶﹔當你走在山林裡,突然你懂了王維《鹿柴》「空山不見人,但聞人語響…」的心境,走在街上,抬望眼,瞧見寫著「市有溪俏」的招牌,你會很好奇這是什麼活動、什麼店,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?聽到一首音樂,莫名引起你的共鳴、激盪,這不就是閱讀嗎,多美好啊!

閱讀就這麼開始。當我們知道故事背後的故事,感受背後的感受時,閱讀的理解就展開、深入了,你的生活更豐富、更豐美了。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」,當腦子累積足夠的材料,就有思考的本錢,思維要啟發、思考要創新,就要不斷的學習,閱讀不就是一種學習。

你覺得閱讀從哪裡開始?就從現在開始吧!從生活中開始,專心5分鐘,透過五感,靜心體會,自然心領神會,新的發現,你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。